跳至主要內容

吸引頂尖人才 凝聚創科力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屆政府銳意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把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吸引人才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年度配額將倍增,當局並正探討擴展非本地畢業生留港或回港就業的安排。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月26日在第20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深圳論壇的視像致辭文本: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我很高興以視頻方式參與第20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深圳論壇。論壇匯聚了中央和省市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一起探討如何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分享真知灼見與成功經驗。論壇成功舉辦,我要首先感謝國家科技部和深圳市政府的精心安排。由於我離任在即,我想藉此機會就香港近年的創科發展,衷心感謝國家科技部的鼎力支持,以及王志剛部長對香港科研能力的認同;我也要感謝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領導支持把科技合作和支援青年創新創業的工作分別納入粵港、京港、滬港和深港的高層合作平台。    本屆政府自2017年上任以來,對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可說是不遺餘力;我們銳意配合國家去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規劃,把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為此,我們全方位締造有利於創科發展的生態環境,而這次論壇的主題---吸引頂尖人才,支持先進研究和開發,凝聚創科力量,是至關重要的元素。    這些年來,特區政府在創科發展的策略和舉措,以至香港在創新科技取得的成就,已經贏得國際社會的肯定,例如在《2021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香港位居亞洲之首、世界第二,當中科技方面的表現更為世界第一。在人才方面,香港在《2021世界人才競爭力報告》中,「人才準備度」為全球第一。    政府資源投放在培育人才和吸引海內外人才落戶香港扮演重要角色。過去五年,我們投放了史無前例的1,500億港元,涵蓋基建設施、基礎研究、人才培訓、科普教育、成果轉化、投資初創等。其中,我們的創科旗艦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是一個環球科研合作中心,由國際著名大學的頂尖研究人員與香港的本地大學一起進行最先進的科研,已成功吸引了七間本地院校和研發機構,以及30多間來自11個經濟體的世界級大學和科研機構設立共28家研發實驗室,包括北京大學、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及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    人才是推動創科發展的關鍵。香港的創科實力雄厚,我們擁有五所全球100強的大學,不但培育了優秀的創科人才,取得科研突破,更扶植了大量初創企業和獨角獸,推動創科發展。我們一直雙管齊下,壯大香港的創科人才庫,既通過資助研究生計劃及支援創科企業培育本地人才,也同時加大力度吸引海內外科研人才來到香港。    在吸引人才方面,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便利海外和內地科技人才來港從事研發工作,為他們實施快速處理安排。去年6月,我們又推出傑出創科學人計劃,資助大學吸引國際著名創科學者來香港參與教學研究工作。在第一和第二輪計劃下,60多位傑出學人會帶領研究團隊陸續來港。    我們也在去年完成檢視人才清單,更清晰闡明部分專業的領域,涵蓋醫療和健康護理科學、微電子等領域的專才。我們也會進一步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增加一倍,吸引世界各地的優才來港工作。我們正探討擴展非本地畢業生留港或回港就業的安排,把香港的大學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分校也包括在其中,促進大灣區人才流動。香港科技園公司會跟這些院校合作,在院校的大灣區分校建立孵化中心網絡,便利培訓初創人才,並提供援助。    在推動創科發展的過程中,中央的支持是香港最強大的後盾。早於2017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作出批示,讓中央財政科研基金「過河」,其後國家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更作出配合。例如國家科技部去年9月推出一系列惠港新措施,大大促進了創科人才的流動,包括擴大國家科技計劃對港開放、允許香港的青年學者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歡迎香港科技人士和專家加入中國科協全國學會和進入不同的專家庫、完善大型儀器設備對香港開放共享機制等。近年,我們更獲得中央和不同省市政府開放了不少科研項目和資助計劃給香港的研發人員。    全賴中央部委及各個內地省市的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在加強與內地的創科合作和促進科研要素流動等方面進展良好。內地省市的創科合作夥伴一直與我們強強聯手,拓展更緊密、更深入、更高層次的創科協作,促進科研要素的流動,並取得實質的進展。近一點的當然是深圳市、廣東省,以至與我們作為鄰居的大灣區其他城市,遠一點的還有上海市和北京市。至於中國科學院,更是一直不遺餘力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與香港的大學建立了緊密的聯繫和合作關係,一起推進最高新的研究項目,現在已經與我們成立了22個中科院聯合實驗室。    在推動研發方面,十四五規劃提出瞄準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而香港有多位世界級權威專家,擁有雄厚的科研根基。為了更好發揮香港的優勢並且配合國家的發展,我們會在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科園設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聚焦生命健康領域的研發和環球科研合作。InnoLife科研中心將以16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InnoHK實驗室和八家相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基礎。    我記得王志剛部長在2018年9月訪港後表示,香港社會良好的創科氛圍前所未有。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從人才、資金、技術、科研、參與國家研發等多個層面,推動創新科技的協作與發展,加速經濟轉型,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達致前所未有的成就。    最後,我謹祝這一屆大會和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http://dlvr.it/SR8JZG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鄭恩賜任積金局行政總監

行政長官委任鄭恩賜為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行政總監及執行董事,今日生效,任期三年。   鄭恩賜2013年加入積金局,出任機構事務總監,去年6月起同時署任行政總監。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鄭恩賜致力帶領積金局推進積金易平台和各項強積金改革措施,並推動機構轉型,提高營運效率。   陳茂波讚揚鄭恩賜經驗豐富和勇於承擔,對他領導積金局的工作充滿信心。   鄭恩賜的任命由財政司司長擔任主席的遴選委員會推薦。 http://dlvr.it/SS0WpS

慈善團體推出《元宇宙音樂館》,幫助香港音樂創作者進入 Metaverse 世界,展出音樂專輯《Cool Beat》

幸運樂團 (Lucky Band) 欣然宣佈推出新世代虛擬平台《元宇宙音樂館》,幫助香港音樂創作者於元宇宙世界舉行音樂分享活動。 隨著科技發展,香港人對元宇宙 (Metaverse) 越來越熟識,很多行業都有所應用,有見及此,幸運樂團 (Lucky Band) 推出新世代虛擬平台《元宇宙音樂館》,讓香港音樂創作人運用新科技分享音樂,接觸更多受眾。 音樂愛好者 kongch83 推出專輯《Cool Beat》,收錄不同節拍感受的音樂作品,並授權於《元宇宙音樂館》展出,有關收益將捐贈予《幸運樂團》作慈善用途。 《元宇宙音樂館》 網址: https://www.luckyband.hk/pages/metaverse-music-collection   《Cool Beat》 網址 : https://opensea.io/collection/metaverse-music-collection-1-cool-beat  

科技園和工總攜手為新興產業孕育創科人才 首屆「工業 X創科體驗之旅」圓滿結束

 (香港,2022年8月19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及香港工業總會(工總)合辦首屆「工業 x 創科體驗之旅」,今天圓滿結束,並於科學園舉行閉幕畢業儀式,由學生和創科企業代表分享參與活動的經驗和感受。 是次活動帶領逾30名本地中學生於過去四天(8月16至19日) 參觀科學園及創新園,更重要是於工總成員企業, 以及位於科學園及創新園的科技園夥伴企業,參與行政人員「 工作影子」(executive shadowing)體驗,獲得實地工作機會, 激發他們對創科的興趣和擴闊視野, 準備未來升學及就業的生涯規劃。 這次體驗由信和集團贊助、 保良局生涯規劃及理財教育中心擔任合作夥伴。 科技園公司及工總會繼續攜手合作, 培育不同背景及經驗的人才加入創科,致力「從研發到製造」, 完善整個創科生態圈。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 press-room/%E7%A7%91%E6%8A%80% E5%9C%92%E5%92%8C%E5%B7%A5%E7% B8%BD%E6%94%9C%E6%89%8B%E7%82% BA%E6%96%B0%E8%88%88%E7%94%A2% E6%A5%AD%E5%AD%95%E8%82%B2%E5% 89%B5%E7%A7%91%E4%BA%BA%E6%89% 8D-%E9%A6%96%E5%B1%86-%E5%B7% A5%E6%A5%AD-x%E5%89%B5%E7%A7% 91%E9%AB%94%E9%A9%97%E4%B9%8B% E6%97%85-%E5%9C%93%E6%BB%BF% E7%B5%90%E6%9D%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