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科技園與上海醫藥及前沿創新中心攜手推出生物醫藥共同培育計劃

(香港,2022年12月12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與中國內地最大醫藥企業集團之一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醫藥,601607.SH;2607.HK),以及上海生物醫藥前沿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前沿創新中心)今天宣布,攜手在香港科技園推行生物醫藥共同培育計劃,加速生物醫藥初創企業的培育與創新技術的轉化。

隨著國家致力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戰略,並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在全球創科發展中的獨特優勢正不斷提升。為拓展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機遇,科技園公司將進一步深化與上海醫藥的緊密合作。

上海醫藥早前與科技園公司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以推動生物科技發展,長遠加強滬港兩地在生物醫藥產業中無可替代的發展優勢。是次共同培育計劃,將結合上海醫藥的科研網絡和資金、前沿創新中心推動成果轉化的經驗,以及科技園公司的一站式基礎設施和支援,吸納全球科學家創新項目,孕育出頂尖的生物科技初創企業。

在為期四年的計劃下,科技園公司會在香港科學園設立14,000平方呎的共享工作空間,供參與計劃的初創企業使用,他們亦可享用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Incu-Bio)下的各種資源和支援服務。與此同時,上海醫藥和前沿創新中心亦會為這些企業提供最長七年的指導和支援服務,包括實驗室場地和辦公設施、專業技術平台及臨床研發資源、商業化服務、市場營銷拓展等。上海醫藥和前沿創新中心更有機會以資金入股或培育投資轉股等方式進一步支援企業發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亦有出席活動並見證簽署儀式,他在致辭時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北京、上海及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也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我樂見科技園公司、上海醫藥和前沿創新中心透過今天落實的合作計劃,促進兩地聯合孵化企業和相關的科研轉化;希望計劃能培育更多優質的初創企業,助力推動香港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港滬的交流合作源遠流長,近年上海將生物醫藥列為三大先導產業之一,香港特區政府也積極推動生物醫藥技術創新與轉化,雙方可謂不謀而合。科技園公司作為香港最大的科技研發及企業孵化基地,與全球領先的藥企、高校、香港聯交所等夥伴,在生物科技方面建立深度合作關係,全力支援本地與海外的初創企業和人才。是次與上海醫藥推出生物醫藥共同培育計劃,將透過滬港兩地優勢互補,培育出更多頂尖初創企業,壯大本地創科生態圈及人才庫,進一步加快兩地生物醫藥的發展進程。」

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上海生物醫藥前沿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左敏表示:「上海醫藥是駐港中資企業上實集團旗下的核心子公司,是一家世界500強、全球製藥50強的中國領先醫藥集團。面向未來,持續推進創新與國際化發展是上海醫藥邁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先藥企的發展戰略,所以我們在加大研發投入的同時,持續建設開放式的創新平臺。我們認為香港在生命科學、生物醫藥創新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最具潛力的領域。今天,上海醫藥、上海生物醫藥前沿產業創新中心與香港科技園簽約合作,啟動立足香港、面向全球的生物醫藥創新孵化平臺建設,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利用上海醫藥強大的產業轉化能力,引進更多香港以及全球的創科項目和人才,帶動香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惠及民眾、服務國家,為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為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做出積極貢獻。」

雙方合作將會就自身免疫疾病、抗衰老、基因和細胞治療、信使核糖核酸(mRNA)/小分子干擾核糖核酸(siRNA)及新興治療等科研領域,建立全球的創新培育及加速平台。共同培育計劃會招攬全球頂尖的生物醫藥初創企業進駐香港,並協助他們走進粵港澳大灣區,以至上海為首的長三角地區,加強兩地的科研創新平台建設,共同推動中國生物醫藥的發展。

香港擁有雄厚的生物科技基礎研究實力和蓬勃的創科生態圈,亦是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配合上海醫藥的產業優勢及創新經驗,是次合作計劃將結合本地生物醫藥基礎及科研力量,實現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商品化的效率,推動「官產學研」協作,有助香港實現「再工業化」,建構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抓緊機遇 同為香港開新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撰文表示,當今世界大變,在中央的關懷和愛護下,只要團結一心,利用好「一國兩制」獨特優勢,抓緊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定能順應由治及興歷史大勢,同為香港開新篇。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6月2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大日子即將來臨,我懷着愉悅的心情期待與市民大眾共慶回歸。回想兩年多前我初到政府總部上班時的社會環境,至今剛好約800天。當時香港正受着第二波2019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絕大部分市民都努力配合例如關閉表列處所及限聚令等抗疫措施。當全球均受到自然界病毒威脅的時候,香港持續遭受人為的黑暴蹂躪,暴徒堵路、縱火、襲擊警員、破壞公共設施、滋擾奉公守法的市民;警務人員更發現爆炸裝置,顯現出恐怖主義的苗頭。暴疫夾擊,令人想起時猶有餘悸。   黑暗盡頭現曙光   隨着《香港國安法》在2020年年中頒布實施,本港終於從整整一年多的政治爭拗和對抗中恢復安穩,掀開由亂轉治的新篇章。曾經有輿論抺黑《香港國安法》會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甚至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我一直戳力向業界解說《香港國安法》的範疇和實際執行情況,讓他們了解只要有「安」和「穩」才有利於經濟活動。我也透過外國傳媒指出,實施《香港國安法》只會令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重回正軌,展現更強韌性。   上月底,我在律政司以興邦定國為主題的法律論壇,分享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策略,例如修訂適用於慈善機構的稅務指南,以防範任何團體從事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活動,亦會在今年諮詢公眾,考慮專門制定適用法例規管眾籌,重點防範及打擊以眾籌方式募集資金,策劃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務求促進資本「活水」流入我們的經濟體之餘,不會削弱保衞金融安全的防洪牆。   此外,我見證了香港透過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去年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後,我為金融服務業界及保險界代表舉行多場解說會,介紹完善的選舉制度如何保障社會整體利益,提高特區的治理效能。其後一眾業界亦樂見香港能在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後,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機遇處處盡把握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確立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的功能和定位,當中不少內容是關於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各相關範疇在這兩年多來也有顯著進展,包括:   國際資產管理及風險管理中心:  

鄭恩賜任積金局行政總監

行政長官委任鄭恩賜為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行政總監及執行董事,今日生效,任期三年。   鄭恩賜2013年加入積金局,出任機構事務總監,去年6月起同時署任行政總監。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鄭恩賜致力帶領積金局推進積金易平台和各項強積金改革措施,並推動機構轉型,提高營運效率。   陳茂波讚揚鄭恩賜經驗豐富和勇於承擔,對他領導積金局的工作充滿信心。   鄭恩賜的任命由財政司司長擔任主席的遴選委員會推薦。 http://dlvr.it/SS0WpS

科技園和工總攜手為新興產業孕育創科人才 首屆「工業 X創科體驗之旅」圓滿結束

 (香港,2022年8月19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及香港工業總會(工總)合辦首屆「工業 x 創科體驗之旅」,今天圓滿結束,並於科學園舉行閉幕畢業儀式,由學生和創科企業代表分享參與活動的經驗和感受。 是次活動帶領逾30名本地中學生於過去四天(8月16至19日) 參觀科學園及創新園,更重要是於工總成員企業, 以及位於科學園及創新園的科技園夥伴企業,參與行政人員「 工作影子」(executive shadowing)體驗,獲得實地工作機會, 激發他們對創科的興趣和擴闊視野, 準備未來升學及就業的生涯規劃。 這次體驗由信和集團贊助、 保良局生涯規劃及理財教育中心擔任合作夥伴。 科技園公司及工總會繼續攜手合作, 培育不同背景及經驗的人才加入創科,致力「從研發到製造」, 完善整個創科生態圈。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 press-room/%E7%A7%91%E6%8A%80% E5%9C%92%E5%92%8C%E5%B7%A5%E7% B8%BD%E6%94%9C%E6%89%8B%E7%82% BA%E6%96%B0%E8%88%88%E7%94%A2% E6%A5%AD%E5%AD%95%E8%82%B2%E5% 89%B5%E7%A7%91%E4%BA%BA%E6%89% 8D-%E9%A6%96%E5%B1%86-%E5%B7% A5%E6%A5%AD-x%E5%89%B5%E7%A7% 91%E9%AB%94%E9%A9%97%E4%B9%8B% E6%97%85-%E5%9C%93%E6%BB%BF% E7%B5%90%E6%9D%9F